您现在的位置: 柿子 >> 柿子种类 >> 正文

他用六个柿子征服日本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3-4-16 12:04:00

众所周知,日本曾经极度痴迷中国文化。

因而,中国的文化名人,到了日本名号一般也都能叫得响,比如这两年被拉出来展览过的王羲之、颜真卿。

年初的日本颜真卿大展

有些人,在日本的名气和影响力,比在中国更大,比如白居易。

更神奇的是,一些在中国默默无闻、翻不起一点水花的人,在日本人那里却是顶级流量,甚至被奉若神明。

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公——牧溪。

牧溪是谁?

抛开日本,这个问题非常好回答。因为历史上关于牧溪的记载,也不过那么寥寥数笔。

南宋末年画僧,四川人,曾经在乐山市万年寺当禅师,法号法常,自号牧溪,“喜画龙虎、猿鹤、禽鸟、山水、树石、人物”。

牧溪《龙图》京都大德寺藏

除此之外,在古代画论和如今有关中国古代美术史的科普类书籍中,几乎都看不到他的名字。怎么看,都像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

但到了日本,情况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牧溪是中国画家里,最受日本重视和喜爱的,他们把牧溪视作最伟大的画家,称他是“整个日本画道的大恩人”。

牧溪《老子图》日本冈山县立美术馆藏

唐朝末年,随着遣唐使制度的废止,中日往来曾暂时告一段落。10世纪开始,宋日之间恢复贸易,到牧溪生活的南宋时,宋日贸易日益繁荣,大量的中国陶瓷、织物、香料和绘画流入日本。

虽然彼时牧溪在中国的评价并不高,但颇得日本人的喜欢,大部分画作都被他们带回日本。后来,日本幕府将收藏的中国画按照上、中、下三等归类,牧溪的画被归为上上品。

牧溪《罗汉图》局部

如今,除故宫一卷《写生蔬果图》,台北故宫一卷《花果翎毛图》外,牧溪传世的一百多幅真迹都收藏在日本。其中《观音猿鹤》三联幅,以及牧溪代表作《潇湘八景图》中的《烟寺晚钟图》与《渔村夕照图》被视为日本“国宝”。

牧溪《观音猿鹤图》日本京都大徳寺藏《潇湘八景图》之《烟寺晚钟图》

日本给予牧溪如此高的地位,并不仅仅是出于喜爱,而是他的画对日本美术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领了日本水墨画的发展。

日本甚至用“和尚样”(也就是“牧溪样”)来命名一些画家的绘画风格。

不仅如此,牧溪的《潇湘八景图》还影响了日本的庭园设计,琵琶湖畔著名的近江八景,和神奈川县内的金泽八景都是典型的模仿《潇湘八景图》的作品。

表现近江八景的浮世绘作品

牧溪在中国为什么没得到应有的重视?

这是很多看过牧溪画作的人心里都会生出的疑问,甚至有人因而感慨“日本远比中国识货“。

牧溪《叭叭鸟图》

在少有的几本收录牧溪的画论中,对他的评价是“粗恶无古法”“枯淡山野,诚非雅玩”。牧溪确实被低估了,但其中因由并不是一句简单的“不识货”能够概括的。

“近世牧溪僧法常作墨竹,粗恶无古法。”——元汤垕着《画鉴》

“僧法常,自号牧溪。善作龙虎、人物、芦雁、杂画,枯淡山野,诚非雅玩,仅可僧房道舍,以助清幽耳。”——元庄肃《画继补遗》

我们看习惯了翻着白眼的八大,见多了齐白石笔下各种瓜果蔬菜、昆虫家禽,再返回头来看牧溪的画,自然不觉得奇怪,反而会生出悠远超然的感觉。

齐白石笔下的白菜

但宋代主流的绘画风格,是工致的工笔,是风格华丽细腻的院体,讲究法度、追求逼真,重视形神兼备,牧溪的路子自然不被看重。

宋徽宗《五色鹦鹉图》局部牧溪《鸟荷图》局部

随后的元代,失意的知识份子们寄情书画,文人画达到高峰,成为社会主流审美。文人画标榜“士气”“逸品”,讲求笔墨情趣,强调神韵,并重视书法、文学等修养。

文人画多表现山水,入画的花木也是松柏、梅兰竹菊这些有“高贵品格”的品种,反观牧溪的画作,蜻蜓、萝卜、柿子……文人画家们自然也要将他拒之门外,再顺带斥责一声“诚非雅玩”。

南宋郑思肖《墨兰图》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牧溪《瓜图》牧溪《水墨写生图》局部

但这并不代表,中国人永远get不到牧溪。

时间来到明代之后,画风迭变,写意花鸟勃兴,对牧溪的评价也开始改观。明代鉴藏大家项元汴就为其收藏的牧溪作品题跋:

“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假妆饰……其状物写生,殆出天巧。不惟肖似形类并得其意。”

当代画家朱新建,更是把牧溪称为写意画的开山鼻祖,说“一个赵佶、一个牧溪,两个人撑起了中国画的半壁江山”。

所以,中国人对牧溪的“不识货”,只不过是时代审美在作祟。

牧溪的画被称为禅画,摆脱了形似的束缚,也不拘泥于笔墨或气韵,追求形象之外的意境。只以画面传达和记录人生感悟,创作风格简逸豪放,自然清净,空灵淡泊,充满禅意。

牧溪《蚬子和尚图》东京日野原家家藏

《六柿图》是牧溪最富禅机的作品之一,六个柿子随机摆设,每个柿子的笔墨、虚实、阴阳皆有不同,墨色单纯透明,造型厚实圆满而又不失空灵。

牧溪《六柿图》京都龙光院藏

镰仓幕府是日本幕府政权的开始,标志着统治权由中央贵族转转到武士阶层手中。

而武士阶层大多没有时间和精力潜心修习佛法,有限的文化水平,也让他们不能研读深奥的经文。以往受贵族推崇的旧佛教,急需被替代。

这时,中国禅宗作为新佛教的主流传入日本。

禅宗直传佛祖心印,不设文字,不立言句,无需苦修,也没有那么多清规戒律和繁冗复杂的经典约束。只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一朝顿悟,就能立地成佛。

这种不拘形式、直截了当的宗教形式,俘获了武士阶级以及下层平民的心,很快风靡整个日本。

牧溪生活的时代,正是镰仓幕府时代,禅宗传入日本已经数十年。

受到禅宗“无理而妙”“意在言外”“瞬间顿悟”美学精神的影响,日本人甫一看到牧溪充满禅意的画作,即惊为天人进而倍加推崇。

牧溪《龙图》

所以,与其说日本人识货,能够欣赏得了牧溪枯淡清雅的画风,不如说正是在禅宗与禅画的影响下,日本才最终形成了空寂幽玄的美学传统。

川端康成说:“中国画论并不怎么推崇牧溪,这种观点当然也随着牧溪的作品一同来到了日本。但是日本仍然把牧溪视为最高,由此可以窥见中国与日本不同之一斑。”

但其实,哪里又有什么不同呢,对牧溪忽视也好,推崇也好,都只不过是时代造就的结果。

更多内容,请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guwmh.com/szzl/21635.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柿子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