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在长寿塬上长大,成年后干了20多年装修,但把家乡的柿子醋做成产业这个想法,一直在陶新兴的脑海中徘徊着。41岁那年,他决定跨界办厂酿醋,把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如今用长寿塬的柿子每年可酿出吨柿子醋。
他说,不想让长埝塬柿子醋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埋没、失传,想把这通过产业做大做强,带动一方百姓、助力乡村振兴。
把装修干了20多年后他决定跨界办厂酿醋
11月1日,蔚蓝的天空下一只只红彤彤的柿子就像小灯笼,很是可爱。平坦的村道上,不时有穿行的三轮车载着一筐筐柿子,送到了位于临渭区丰原镇灌芝村的长埝塬柿子醋厂。
今年44岁的陶新兴就是灌芝村人,高中毕业后他学装修,直到后来开办了装修建材店,这一晃就是20多年。
年,他决定跨界投资开厂酿制柿子醋。谈起为何跨界,他说:“其实这个想法在25岁时就有了,当时还计划在30岁时实施,结果因为种种原因推后了10年,在41岁时才得以落实。”
“酿醋,首先是对柿子有感情。我小时候卖过柿子,后来人为了种地,加上柿子不值钱,好多几十年的老树都被伐了,太可惜了。”他说,而酿柿子醋当地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长埝塬柿子醋也是临渭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大家酿醋都是为自用,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人想过把这做成产业。
陶新兴的家乡长寿塬,因为优越的地理条件,昼夜温差大,结出的柿子皮薄、汁多味浓,与渭北的柿子有着不同的特点。另外,如今坡边、地头多栽有柿子树,但都是三三两两没有成片种植,所以这些树也是自然生长,结出的柿子也是纯天然无污染的果子。
综合考虑之后,陶新兴与村干部进行探讨,最终决定成立混合所有制的陕西长埝塬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村委会以场地入股,陶新兴投资建设加工基地。
把传统和现代科技相结合酿醋从柿子变成醋要经过一年时间
年底,陶新兴投资建设了长埝塬柿子醋业加工基地。“我一直考虑的是,如何把传统酿制技艺保留,还要可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他说,经过多方考察,他最终选择从杨凌引进了生产线和技术,实现了传统酿醋与现代科技的结合,酿制的柿子醋经过检测符合标准,口感好,营养价值高。
“咱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他说,为了确保品质,每一滴醋都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生产。比如柿子,必须是霜降节气过了之后一周才能采摘,确保完全成熟,然后经过长达6个月的发酵,才能进行制醋,还要经过多道程序,又是半年时间,再用现代科技进行制醋,最终得到纯天然的柿子醋。
“所以,我们长埝塬的柿子醋,吃到消费者嘴里的醋,都是一年以上的醋。”他说,公司投产后首批柿子醋共吨,目前销售了80多吨,主要销往本地市场,也通过直播带货等销售了一部分。同时,还研发了柿子醋饮等多款新产品,继续延伸产业链。
近期,公司还在收购当地的柿子,为群众增收增加了一个途经。另外,当地多名村民还在加工基地进行务工,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
陶新兴说,下一步会继续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生产,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放心的柿子醋,同时他和团队也会拓展销售渠道,让长埝塬柿子醋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更好地带动当地居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华商报记者卫晓宁编辑杨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