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柿子 >> 柿子分布 >> 正文

山西农村大爷用特产蜜咕噜做美食,甜蜜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4/11 11:30:52
周六,摄影师一行人来到山西省中条山区采风,早上出门阳光灿烂,走进山区天空依旧明媚,可是车子行进到大山腹地,却是另一番景象,不知什么时候天气突变,太阳隐藏在云雾中,远山头上白雪皑皑,似乎有些“十里不同天”的景象,愈发让人感觉到了深山之中的神秘。当地影友G老师把我们带进了一位侯姓大爷的家,告诉我们说这侯大爷可是村子里的大能人,不但会种地懂机械还会养蜜蜂,特别是在冬季会用大山里一种特产“蜜咕噜”制作美食,曾经高价卖过元1斤,按照时间推算,“蜜咕噜”现在应该可以品尝了,今天让你们见识见识这山中珍馐。我们在侯大爷家的院子里看到了挂在空中像串串柿子一样的东西,G老师说这就是“蜜咕噜”,大家都觉得就是如同柿饼一样的的东西,只是外形有些特殊,也不是啥特殊水果,没有啥特殊的地方,不过让人不解的是侯大爷为啥这样处理柿子?不把它的外皮去掉,这样的制作方法还真是有点奇怪。为了给我们介绍清楚,侯大爷将大家带到了墙角的一个阴凉处,让我们看他保存的“蜜咕噜”的原材料,他说中条山中有大量的原始森林,其中植物品种很多,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殊的山珍美味,这种叫做“蜜咕噜”的小柿子就是一种山中珍馐,或者可以叫成一个野生柿子品种,柿子树散布在大山之上,其果实只有鸡蛋大小,呈花瓣状,口感非常甜,就是不用加工储藏到春天一样好吃。“蜜咕噜”非常好吃,因为果个比较小,花瓣一样的特殊形状不利于削皮处理,如果制作柿饼不但加工麻烦而且没有多少果肉,老祖先就总结出一种特殊的制作美食方法,用刀子在上边削出3条凹线,然后放在阳光下晾晒,使其水分慢慢蒸发,处理过后的柿子就像开了花,所以当地人形象地把它叫做“花柿子”或者“柿疙瘩”,也有人将它叫做“柿子猴”。“花柿子”经过这样的处理,水分蒸发后,经过冷冻愈发的甜蜜,并且很有嚼头,甚至可以用劲道来形容,这是因为保留了大部分柿子皮的缘故,因为野生柿子品种奇特,产量极少,所以每年能加工成“花柿子”的数量有限,这种特产就愈发珍贵,以前山里人都是在春节期间用它来款待亲朋好友,从来不外销,外边的人也就无从了解到它,更难以品尝到这大山美味。大爷说上个世纪90年代后,山区农村开始开发旅游,大山里走进了很多的游客,村民们才有机会将土特产进行销售,这种“花柿子”一经面世,便受到了游客的欢迎,价格从10元1斤开始一路走高,因为数量有限,“花柿子”保存到了来年春天更是稀罕,现在是市场经济,农村的土特产就无价,你要价他愿意买就成交,“花柿子”到了5月份是最好吃的时候,也是保存数量极少的时间点,物以稀为贵,最高的价格村民卖过元1斤。加工“花柿子”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霜降前后,大山之中昼夜温差特别大,这段时间“蜜咕噜”就会完全成熟,糖度也达到了最高,之所以把它叫做“蜜咕噜”就是含糖量高的缘故。冬天了坐在火炉前吃蜜咕噜更是一种享受。“蜜咕噜”削成“花柿子”要挂在外边的阳光下晾晒,一般在20多天就能完全脱涩可以食用了,但是这个时候不是最好吃的时候,要想好吃就要这样再挂上1个多月,最后要藏在房间,传统的制作方式中有人就会把它一直挂在房檐下,随吃随取,非常方便。侯大爷家里一年制作的“花柿子”数量一般就是五六十斤,他说自己三个孩子,现在都有致富门路,用赵本山的话说就是“不差钱”,年纪大了制作“花柿子”就是图个乐呵,给孩子们做个美食,年轻人都很喜欢吃但是无人动手加工。听着大爷的一番介绍,大家都想尝尝鲜,G老师提出买点来吃,大爷笑呵呵地说道:“尽管吃,要花钱不卖!别忘了我家不差钱!现在百元1斤都不卖,要留给孩子吃,如果喜欢可以送点给你们。”随后大家都品尝了大爷制作的“花柿子”,咬在口中确实很劲道,越嚼是越甜,甚至可以用甜倒牙来形容。侯大爷嘱咐我们说,腊月里你们再来,那个时候吃着更好吃,我给你们留点。侯大爷的美食“花柿子”就是山中的稀罕物,百元不卖看似不差钱,其背后折射出山里老人的善良厚道,这大山的奉献和大爷的馈赠,让我们看到了一方水土人与大自然一样的无私胸怀。哦,对了,想必大家都没吃过,很少有人品会尝过“花柿子”的味道吧?喜欢吃甜食的亲们如果有机会来到中条山腹地一定不要放过机会哦。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guwmh.com/szfb/229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柿子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