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柿子 >> 柿子种植 >> 正文

高阳镇团城火葫芦柿子成为群众致富金葫芦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3/11/30 9:16:41

高阳镇团城:火葫芦柿子成为群众致富“金葫芦”

金秋十月,杞县高阳镇团城村格外红火美丽,成片成片的柿子林里挂满了红彤彤的“火葫芦”,在绿树掩映中像一盏盏红灯笼,点缀着这个绚烂多彩的秋天,也成为全镇最美的风景。

今天是杞县高阳镇团城村的贫困户冯松国格外开心的一天。因为采购商已与他签了订单。他正忙着穿梭于林中采摘柿子,丰收的喜悦正从冯松国的内心溢出,在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因为他采摘下来的“火葫芦”将由客商变成“金葫芦”,变成一张张“红票子”。

冯松国说,他从年种植柿子树,当时不懂管理,产量低,价钱也不好。年老婆死于癌症,欠下了一屁股外债。年村“两委”及帮扶干部多次去他家里嘘寒问暖、了解情况,并将他纳入贫困户,为他提供了公益岗位。在镇政府和村“两委”的帮扶下,今年他种植的1亩柿子树丰收了,能卖1万多块钱。再加上公益岗位的收入多元,这一年下来,收入达两万多元。冯松国喜笑颜开地向笔者数算着他的收入。团城村,像冯松国这样的贫困户还有多家,他们靠着火葫芦柿子脱贫。而且团城村的家家户户都种了柿子树,如今团城的柿子已成为团城人家家户户的“金果果”。

一棵棵柿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说起这些年种植柿树给家里带来的变化,杞县高阳镇团城村三组的柿农王国胜喜滋滋地告诉笔者:“靠这个金葫芦,车子有了,房子也有了,经济条件更好了。”他说,10年前,自家只种了几棵柿子树,慢慢发展到现在,已经种植10亩,多棵,每年的毛收入有多元,相比以前传统种植,收入低,生活困难,现在好了,收入翻了近十倍。

团城村种植火葫芦柿树有着悠久的历史。30年前,村“两委”一班人在祖辈种植柿树的基础上,在村组集体土地上发展柿树种植产业。现如今在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带领下以点带面,发展成全村柿树种植,让一部分群众尝到了“火葫芦”的甜头。为了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去村里调研火葫芦柿产业的发展情况,并督导村“两委”组织技术人员对家家户户的柿农进行种植技术培训,在品种、面积上按照市场需求,并定期指导柿农管理柿树,与柿农签订收购合同,订单收购。带动周边村农户种植柿树多亩,极大地促进了农户增产增收。镇党委书记黄睿告诉笔者。

在生产管理方面,也从最初的人工管理发展到了现在的半人工半机械化管理,实现了柿子的标准化生产。同时,采用“农户+科技+市场”的运行模式,实现了生产销售一条龙的订单农业。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高阳镇团城村的火葫芦柿子远近闻名,成为杞县最优质的“一品”、最靓丽的“一景”。

现如今,现已团城市农发展到多户,种植面积达余亩,总产量达余万斤,年产值达余万元。小小的火葫芦柿子成为了团城村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葫芦”,更成为了团城人的摇钱树。

对于杞县高阳镇团城村下一步的发展,团城村“两委”信心满满,准备再扩大亩的柿树种植规模,建起柿子醋厂,引领全村群众早日奔上小康之路。

文/图:南平

编辑:何高峰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guwmh.com/szzz/21746.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柿子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