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柿子 >> 柿子营养 >> 正文

寄生虫重金属横纹肌溶解症小龙虾到底能不能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4/15 12:32:44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https://m.39.net/pf/a_5154126.html
<

原创沈颖上海市护理学会收录于话题#护健图文个

作者简介

沈颖(—)女,护师,本科,医院肾内、内分泌科护士,主要从事肾内、内分泌疾病护理。

夏天了

江湖中的夜宵王者、大排档C位

让我们一起喊出ta的名字!

小!龙!虾!

是Ta,是Ta,就是Ta

不论是煎、炒、烹、炸

还是十三香、麻辣、白灼、黄焖、冰镇、蒜蓉......

总有一款你的最爱

再配上一杯冰可乐

感觉人生都升华了

然而“虾红是非多”,针对小龙虾的流言蜚语从来没有停止过,今天就给小龙虾正名,解锁吃小龙虾的正确“姿势”,让大家放心吃虾!

小龙虾的营养价值与养生功效

小龙虾的蛋白质含量达18.9%,含有人体所必需而体内又无法合成的氨基酸。另外,脂肪含量仅为0.35%~1.18%,脂肪大多是由人体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易被人体吸收与消化。同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矿物质,含量较多的钙、钠、钾、镁、磷,富含维生素A、C、D,含量大大超过陆生动物。

龙虾最早出自《本草纲目》:“闽中有五色虾,亦长尺余,彼人两两千之,谓之对虾,以充上馔。性味味甘;咸;性温”。中医认为龙虾是“大补食材”,有祛脂降压,壮阳补肾,安神,通乳生乳等功效。

图片来源:网络

关于小龙虾的传言

看到这你会不会突然难以置信,嘴里的小龙虾竟然有这么多益处!可是,网上传闻小龙虾有许多问题,到底能不能吃?

那些年你听说过的传言:

传言1小龙虾里有寄生虫、重金属超标

小龙虾体内确实可能有寄生虫,但这也不是它的专利,其他水生生物同样可以携带,比如蛙、螺、贝、鱼、菱角等都可以。预防寄生虫病的关键是烧熟煮透(比较保险的做法是度烧煮10分钟以上),尤其不要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小龙虾。水生动物一般都富集重金属,小龙虾的头部含有肝、胃、腮等多个器官,容易积聚重金属物质,肉当中含量最少,别去嘬头问题不大。

传言2饭店用洗虾粉对身体有害

洗虾粉的主要成分是草酸,直接食用对人体有害,商家用洗虾粉洗虾属于违法行为。天然食物中也含有草酸,事实上菠菜中的草酸含量比漂洗过的小龙虾更高。端上桌的龙虾经过清洗、加工草酸含量在可控范围内,不必过于担心。只有大量食用草酸的时候身体会出现酸碱失衡,引起呕吐、昏迷甚至死亡的危险。所以,一定要选择正规餐厅就餐。

传言3吃小龙虾出现横纹肌溶解症

横纹肌溶解的发生与个体基因差异有关,两者之间目前没有必然的联系。简单来说,就是某种原因导致人体肌肉细胞像水泡一样破了,细胞里的物质被释放出来进入血液,造成了机体的损伤。

临床表现包括全身肌肉酸痛、四肢肌肉无力、全身触痛、大腿和躯体麻木、呼吸困难、肌肉僵硬、尿液呈酱油色。

目前国内已报道的病例,都是在吃了大量小龙虾后24小时内出现。身体出现不适,第一时间送医救治,绝大多数患者经过重症监护治疗后都能痊愈,而且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一定不能拖,拖到最后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咱啥东西好吃也不能吃太多了。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解锁吃虾正确姿势

小龙虾能吃,而且可以放心大胆地吃,只要我们解锁正确的姿势。

挑选

一看形态完整、颜色红亮干净,腹白;二闻无腐败、重金属的味道。水质好的区域养殖的小龙虾为自然的水腥味。选择人工养殖的小龙虾比野生的小龙虾更安全。

清洗

买回来后,最好在清水里养24小时,吐干净体内的杂质。尤其是腮部发黑的小龙虾,一般生长水质差。

必须去筋、去头、去肠线,作为小龙虾消化器官肝胆胰肠的所在地,往往存在大量金属物质及寄生虫。

烹饪

烧熟煮透。肺吸虫怕高温,一般℃煮10分钟以上即可杀死。

开吃

四不吃虾黄、虾头、虾线、虾壳不能吃。有朋友认为拧下虾头,不嘬上一口,不吸虾黄太浪费。虾黄是小龙虾的肝胰腺,相当于人体的解毒器官,当然富集重金属物质也不乏一些寄生虫。所以,记住No嘬(zuo)Nodie!

不同吃如果与柿子、山楂、葡萄、石榴等含鞣酸的水果一起吃,会降低小龙虾含有的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也可能引起便秘,一般间隔2小时以上食用较为安全。

吃虾时要有节制,龙虾虽好,过量却有害无益。除了可能诱发横纹肌溶解也可能诱发痛风。

图片来源:网络

不宜食用人群

特别注意的是,4类人群不宜食用:

对虾过敏的人不能吃。虾肉蛋白过敏性很强,严重的话会出现过敏性休克。

痛风患者不宜吃。啤酒+小龙虾=痛风套餐!啤酒含维生素B1,会成为分解嘌呤核苷酸的催化剂,同时吃虽然大快朵颐,却加重机体代谢的负担。

过敏性疾病(支气管炎、哮喘、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皮炎、过敏性腹泻等)不宜吃。

孕妇、老人、儿童、体弱者不宜吃。小龙虾如果没洗干净或者煮熟,这类人群极易发生急性肠胃炎及寄生虫感染。

图片来源:网络

所以说,做好正确的吃虾“姿势”

享受美味

安全吃虾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guwmh.com/szyy/22971.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柿子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