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我,每到现在这个时候就会不由的想起她-柿饼。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常常跟着爸爸妈妈一起上山摘柿子,当看到柿子树上红彤彤的柿子,就已经馋的不行了,直流口水呀,回到家之后,还要经过好几道程序和一定的时间,柿子才能变为柿饼,这个过程对于当时嘴很馋的我来说实在是太漫长了,但对于柿饼来说却是她华丽转身的重要时刻。好了,不多说了,现在给大家好好介绍一下柿饼的制作全过程,让我们来一起见证“奇迹”的出现吧!
可能很多人会问:柿饼怎么会那么甜?上面白色的糖霜是怎么粘上去的?那就请大家带着这些疑问认真往下看,我会为大家一一解开谜团。
首先、采摘来新鲜的柿子(只能要硬的,软的当场被消灭,做不成柿饼),这是康县的尖柿子。
记得当时爸爸在树上摘,我和妈妈在树下剪掉枝叶。还要在柿子上留个T型的小把,以便悬挂晾干。
回家之后,我们三个人开始劳作——刮去柿子的外皮。
刮下来的柿子皮不能扔掉,要晾晒起来。为什么呢?往下看,就知道了。
这是妈妈为了晾晒柿饼,用编织带搓成的绳子。
把刮了皮的柿子挂在绳子上。记得保持一定空隙,才能保证每个柿子都有足够的通风和日晒。
把串成一串的柿子晾晒在搭好的架子上。架子放置在阳光充足、通风的地方。
根据柿子晾干的程度判断是否还要继续晾晒。一般来说,在秋天晴好的天气下,晒七八天即可。这个时候可以看到有的柿子已经析出一些糖分,有的已经慢慢上了一点儿糖霜。途中要捏一捏柿子,一是可以去籽,二是可以感受柿子的软硬程度。柿子捏一捏就由原先的金黄变成褐色的了——柿饼已见雏形。
如果柿子已经具有上图的颜色和形态,可以收回家中,不必在晾晒,以免柿饼过硬过干。这时,需要准备一个缸,一层柿子皮一层柿子地存放。柿子皮的作用是给柿饼控湿控温。
最后用柿子皮覆盖最后一层柿子,然后用保鲜膜罩住缸。将缸放置在阴凉的地方,不能受热!
十五天后,再来看看缸里的柿饼。已经满是白霜了,是不是比超市卖的还要漂亮?!装盘,尝几个~~~~~
真的好甜蜜哦~~~~~~
柿饼上的糖霜完全是柿子内部析出的,很自然很健康!
见证了全过程,是不是也不是很神秘呢?
图片源自网络
(监制:张成明审核:秦涛编辑:孙辉)
?点击历史信息,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guwmh.com/sztz/17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