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柿子 >> 柿子价值 >> 正文

秋冬时节,又怀念起老北京的冻柿子柿饼儿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2/19 14:04:33

西安门是在年被烧毁的。当时是一个炸油饼的小贩住在西安门的侧房内,不小心弄翻了油锅,点着了屋内杂物,燃起熊熊大火,一座地标文物就此消失了。没有了门楼建筑,街就变得宽了,又是交通要道,所以卖水果的就自发地在此聚集起来了。摆地摊的、搭棚的、更多的是推独轮车卖货的。

那时交通运输很不方便,北方的水果主要是柿子、苹果、山楂、梨。所以秋冬时节这几样自然成了水果主角了。过了霜降,京郊山区的柿子陆续上巿了,这里就成了柿子的海洋,一片红红火火,色彩十分艳丽。

在老北京常见的柿子有两种,一种扁圆形,上下联络部分有一道深沟,上面分四瓣,因为外形酷似磨盘,所以称为磨盘柿子。这种柿子脆而甜,但涩得很,要把这生柿子放在热水或石灰水里泡几天,才能除去涩味,这叫漤(lǎn)柿子。当然家里自己吃买得少,把它和苹果放一起捂几天,或在日照光强的窗台码好晒几天,也能去涩。还有一种柿子,比磨盘柿子小一点儿,形状比较圆,俗称高桩柿子,这是品质最好的柿子,皮薄果肉甜,价格也贵一些。过往的行人都要驻足,大多数都买上几斤。买前一般还都要问问:“涩不涩啊?”小贩就大声吆喝:“大柿子咧,喝了蜜啦!涩了管换哎!”或者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您尝了再买啊!”

入冬以后,柿子经过储存、日晒变得软了,味道甜如蜜。这样的柿子放在院子里,到了数九隆冬,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气温,软柿子立马冻得梆梆硬,用刀劈开,一看全是冰碴儿,吃到嘴里那叫一个透心凉啊!冰碴儿在嘴里化开,蜜一样的柿子味儿就又回来了。我家就常买好多柿子,放在屋外窗台儿上冻着,要吃就拿一个洗一洗外皮儿,切开吃,比夏天的冰淇淋还好吃。到了冬天,水果摊儿上又多了一样儿柿子的加工产品——柿饼儿。柿饼儿是农民把一时卖不出去的柿子,刮去柿子皮儿,装在大笸箩里,放在场院的空地上,让太阳晒。晒个六七天以后,水气渐少,柿子颜色也变成深褐色了,手一摸,软而有弹性。再用手一个一个捏成扁圆形,但还留着底把儿,放入大缸里,经过一段时间,柿饼上就长出一层白霜,用舌头一舔,像蜜一样甜。

水果摊儿上的火红柿子一下子又变成一片白柿饼了,我上学经过这里,常觉得水果里就柿子最神奇,天气温度一变,它连模样儿都变了。可是口感还是柿子味儿,只是更甜,更有嚼劲儿。

柿饼还可以加工成北京人爱吃的“果子干儿”,这种小吃在市场就可以买到。像西四的“福兰斋”干果店,每到冬天就大盆制作出售。自己也可以做,买二斤柿饼,一斤杏干儿,一斤鲜藕,把藕洗干净,切成薄片,放上一锅清水,大火煮开,再把柿饼掰成小块儿放在一个大瓷盆儿里,然后把杏干儿洗净也放进来,最后用煮的滚开的藕片连汤一块儿倒入瓷盆,立马盖上盖子,放在窗外冷冻。浸泡两三天,打开盖子,红褐色的汤汁儿黏稠如粥一样。柿饼、杏干儿的香味弥漫开来,吃起来酸甜交融,藕香柿浓。这是我好多年过冬时自制的小吃零食,客人来,尝一碗,都赞不绝口,这也是我很得意的一件事儿。

(原标题:老北京风情卖柿子的)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何大齐文并图

流程编辑:u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guwmh.com/szjz/220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柿子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