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柿子 >> 柿子吃法 >> 正文

齐地的玛瑙勒子浅识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3-5-17 11:03:59

本文转自:环球网

在山东淄川博物馆澹庐展室,陈列展藏着许多淄博地域出土的战汉时期的玛瑙器和水晶器,虽然器型都不是很大,制作工艺却都很精美。小巧玲珑的独特造型,加之材质本身的晶莹剔透,令每件器物尽显妩媚,让人惊叹。这其中有不少玛瑙、水晶勒子,以玛瑙勒子居多。这些玛瑙勒子,通长都在6—7厘米左右,竹节状(有学者也称之为凸棱形)。玛瑙勒呈红色、灰色和粉色不等,器表琢磨光滑有光泽,半透明。勒子两端齐平,中间略粗,两端直径一般在1—1.2厘米之间,中间直径在1.6厘米左右。中间有通孔,用于贯线。孔是两头对钻出来的,孔中间都有不规整的对接平台,原始工艺痕迹非常明显。(见图1—图5)

勒子,又称“蜡子”,原是结节后的绳子于生产劳动中的应用附件,最初应是将兽皮包卷于绳上,两端再用细绳系紧后,使其具有提握功能。再后来发展为使用更加耐用的石、玉材料加工后穿于绳上便于将物勒紧,直至演化为挂于身上的饰物。

从考古发现的随葬勒子资料看,一般中间都有通天孔,早期以素面为主,通常作为挂于胸前或腰间的玉饰,可单独挂,也可作为其他玉组饰的配件,组合佩戴。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一直流行到明清时期。其选材较好,形制丰富,一般有圆柱形、束腰形、橄榄形、方柱形、多角柱形等多种。

勒子多以玉制,故古文记载中的勒子常常写作“勒”字底下加个“玉”字旁,意即“勒玉”。颇具趣味的是,“玉勒子”在北方汉语口语中谐音“遇乐子”,寓意十分吉祥,而且又可随身佩戴把玩,因此,历来广受民间收藏家的追捧。

玛瑙是玉髓类矿物的一种,经常是混有蛋白石和隐晶质石英的纹带状块体,硬度7—7.5度,比重2.65,其色彩相当有层次。玛瑙在我国古书的记载很多。汉代以前的史书,称玛瑙为“琼玉”“琼瑶”或“赤玉”“赤琼”。《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毛苌注:“琼瑶,美玉。”《广雅》亦有“玉赤首琼”之说。章鸿钊在《石雅》中说:“然则琼者何?今玛瑙是也。”

玛瑙一语来源于佛经。古代印度人看到玛瑙的颜色和美丽的花纹很像马的脑子,就以为它是由马脑变成的石头,所以梵语称它为“阿斯玛加波”,意为“马脑”。自佛经传入中国后,翻译人员考虑到“马脑属玉石类”,于是巧妙地译成“玛瑙”。可见两汉之际佛教传入我国后,赤玉、琼瑶或赤琼的叫法才在我国改称“玛瑙”。说起玛瑙,魏文帝曹丕的《玛瑙勒赋》每每为人提起,其赋文跋曰:“玛瑙,玉属也。出自西域,文理交错,有似马脑。故其方人因以名之。或以系颈,或以饰勒。余有斯勒,美而赋之。”

古代人们认为玛瑙凝天地之灵气,聚万物之精华,有天然丹青之美妙,如诗如画之意韵,并在审美理念中赋予玛瑙很多的寓意:如灵性说、辟邪说、幸运说、吉祥说、富贵说等。都是象征美好的。因此将玛瑙视为珍宝,又将“珍珠玛瑙”通俗地比喻为财富的象征。

齐地这些绚丽多姿、工艺精湛的玛瑙勒子,应是齐国贵族各式佩饰的组件。考古资料发现,齐国贵族流行将各玛瑙水晶器组件以富于变化的形式串组后进行佩戴。通常是将玛瑙水晶器组件穿成几列纵队,系于直径最大的一个玛瑙(水晶)环上,悬挂在身体的胸部。

他们饰戴的组佩是一种全新的装饰形式,完全不同于中原地区的崇玉用玉观,而全部以水晶、玛瑙代替。他们也不喜欢其他各诸侯国杂佩中那些富有情趣的龙凤、鸟兽、蚕蝉等动物玉件,而是以水晶玛瑙制作的璧、瑗、环、竹节形勒、腰鼓形管、扣形珠、璜、珩、觿、冲牙这些抽象的形制组成。而且表面不再做工,没有纹饰,不带轮廓线,线条简洁,色彩冷艳,整体呈现出一种光气俊朗的效果。

与其他诸侯国还有不同的是,齐国是商业兴国,那些在商业中兴起的富商巨贾,已开始无视传统严格的贵族等级制度,也大量佩戴悬挂使用这些斑斓纷呈、流光溢彩的水晶玛瑙宝石。由于玛瑙色彩丰富,色艳撩人,在那种趾高气扬的步履中同水晶一样清脆作响,并能反射耀眼的光芒,更能标新立异,给人的感觉非同凡响。确与其他材质玉器有所不同。另外,齐国有厚葬之俗,“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而且将大量水晶玛瑙器随葬。一座较大规模的贵族墓中随葬的玛瑙器,少则数十件,多则数百件,其奢侈之极,非他国可比。据最新出版的由山东考古研究所编著的《临淄齐墓》一书载,在科学发掘的十九座已全部被盗掘过的战国齐墓中,出土的玛瑙器也高达件。

齐国大量使用玛瑙器,除经济实力、技术条件外,必不可少的是齐地拥有大量玛瑙矿产资源。现在已经发现齐地至少有两处大的玛瑙矿区。

一是诸城安丘,宋朝杜绾所著《云林石谱》中记载称:“密州安丘县,玛瑙石产土中或水际。一种色嫩青,一种莹白。纹如刷丝,盘绕石面,或成诸物像。外多粗石结络,击而取之,方见其质。土人磨治为砑头之类以求售,价颇廉,亦不甚珍,至有村人以此石垒为墙垣,有大如斗许者。顷因宫中搜求,其价遂数十倍。”密州就是今天的山东诸城,宋代安丘县属于密州管辖,因此安丘出的玛瑙得名“密石”。在历史上曾经名噪一时。

二是潍坊眉村,齐国时属潍水部九龙乡,今隶属于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九龙街道办。其玛瑙矿储量丰富,花色品种多样。玛瑙块体半透明,蜡状光泽。特别是在此地发现了“齐红”玛瑙原石,有柿子红、樱桃红、玫瑰红等色品,其质地上乘。颜色由内到外通透匀净,其艳红的色泽与齐国出土红玛瑙器无异,从而为齐国故地出土的红玛瑙的矿源找到了出处。

齐地这些玛瑙勒子同水晶器、滑石器一样,由于本身材质的原因,虽在地下千年甚至几千年,表面也不沁无染,高古如新。特别是与滑石器放在一起随葬的玛瑙器,更是光鲜如初、熠熠生辉、美丽可人,为我们留下了齐国玛瑙艺术的永恒与不朽。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guwmh.com/szcf/217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柿子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