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柿子 >> 柿子特征 >> 正文

我有一碗酒,他行赠故里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3-17 1:45:45
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740876.html

我小的时候,我跟爷爷奶奶在山里长大。那个时候对于我们,过年过节,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很早就开始准备起来了。中秋的时候,刚好板栗和柿子都熟了。中秋前一周,我就要跟着爷爷提着篮子拿着竹竿去打板栗。板栗树很高,因为怕带刺的板栗掉下来会砸到我的脑袋。我站的远远的,看爷爷拿着竹竿打板栗。扑哧扑哧的掉在地上,砸在落在地上的板栗叶子上。我总是迫不及待的要去捡,然后爷爷就停下来等我捡一颗,再轰我走开。捡回来的板栗有满满的一篮子。去掉外面带刺的壳,里面的再收起来。当然,晚上吃一顿炒栗子是必不可少的。栗子壳上切一刀,加点水煮一会再炒干。不用放糖,本身就很甜很粉了。跟街边售卖的糖炒栗子不一样,那个是糯的,我家树上的是粉的。

然后要包粽子。对,我们中秋也吃粽子。板栗馅的。整颗的板栗肉包进去,糯米包的特别紧实。我们现在吃的粽子通常是软软的,甜的馅或者是咸的馅。热呼呼的吃。我们那边的粽子是包成三角形的,包糯米的时候会压的特别紧。拿一根筷子扎进去,就这么拿着筷子吃。凉的也好吃。有时候我在屋里闲着,就偷偷摸一只粽子吃。奶奶如果发现了就要说的,因为不好消化。然后就会扯着嗓子喊:一会就要吃晚饭了,你现在吃了等会哪还吃的下饭!中秋那一天,一定会一大早起来,杀了鸡买了菜,准备晚饭。姑父下午的时候会来给我们送柿子。

姑姑家院子里有两棵柿子树,吊着一树的柿子。半红的时候摘下来,放在窗台上放着。过几天红透了就可以吃了。青的是不能吃的,涩嘴巴。不过有青的拿一个不知道什么草捆起来,放到水里泡。去掉涩味。然后削了皮就可以吃。但是我一直没吃过,柿子性寒,泡过的柿子奶奶从不让我吃。然后就咽着口水看别人吃。后来我工作后,有一次在家旁边的水果店买过这种削皮吃的柿子。但觉得一点也不好吃。可能是记忆里赋予了它太多的期望,所以觉得不过如此吧。还有一种,把柿子削了皮拿绳子扎起来吊在太阳底下晒,晒到外面变成干褐色,缩小了一半的体积,然后就可以吃了。这也是我吃过最多的柿子的吃饭了。特别甜,没有柿饼外面的那一层白白的糖粉,比柿饼要更硬一点更有嚼头一些。哈哈,也许那时我在换牙,喜欢吃比较要咬的东西。中秋的晚饭特别丰盛。奶奶总是希望已经嫁人的姑姑能和我们一块吃团圆饭。但是等姑姑有了自己的小孩,便不再回来和我们吃这一顿晚饭了。吃了晚饭我们去院子里守着月亮。爷爷在院子里面放了一张竹床,我们那边竹子特别特别多,竹床就是拿竹子编的床。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就拿着扇子,爬到竹床上,等爷爷给我们拿月饼,讲故事。奶奶会跟在后面拿着蚊香送出来。刚好我家院子也有一棵桂花树,桂花开的特别香。一直到月亮升起来,吴刚砍了桂花树,嫦娥偷吃了仙药飞到月亮上的时候,我大概就睡着了吧。

我们那边盛产竹子。立春之后,春笋密密麻麻的一夜之间冒出了脑袋。最粗那种竹子叫毛竹,这种笋在冬天藏在地底下的时候特别鲜,长期在山里劳作的人都能从裂缝的泥土里,准确的找到冬笋的位置。但是立春一到,笋就把头冒出来了。这个时候的笋通常特别涩,没有人吃的。通常是把春笋挖回来,剥了皮,煮一大锅开水,把笋放在锅里焯过之后撕成一条条,晒干了做笋干吃。山上还有一种细细的竹子,常常有三五成群的妇女相约着去山上拔笋子,说的就是这一种,名字应该是叫水笋。早上大约5点钟就该出门了,晚上回来的时候有慢慢一蛇皮袋。那会我还小,没去拔过笋子。通常就是晚上帮忙一块剥。这个笋通常是焯过水之后,清炒、红烧、煮汤都很好吃。也可以晒干了做笋干煮菜吃。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多了就不觉得珍贵了,我小时候特别不爱吃笋。不喜欢那个味。爷爷有他的办法。他把笋焯水之后撕成两半,和黄豆在一块卤。我因为年纪太小,放哪些料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厨房的那口大锅,烧的咕嘟咕嘟,满屋子喷香。那会是不让吃的,因为还没煮透。再用灶台里烧剩的柴火,焐一个晚上。再等第二天早上起床,用炭火烘干了,拿袋子封起来,就是我的零食了。没事的时候,我就会偷偷拿一把出来,又香又有嚼头。

等笋越长越高,清明一到,奶奶就要上山采茶了。碧绿的茶叶,摘了顶头最嫩的叶子。拿围腰装起来。奶奶手脚麻利,待太阳西晒时,收了围腰下山回家。拿一只竹篾筐,把茶叶摊开晾一会。等吃了晚饭,烧热土灶。开始炒茶。锅里的温度刚好的时候,把茶叶放一捧进去。手要一边翻动,一边抓起来抖散茶叶。这时候能听到茶叶在锅里噼里啪啦的声音。等叶质变软,颜色变暗,就可以盛出来。爷爷已经在一旁烧好了火盆,里面是煮饭剩下的炭火。上面架起竹栲,把茶叶摊在上面,盖上竹篾筐作盖子。烘干后,茶叶会变成灰墨绿色。这一季的新茶,最嫩头通常会留起来招待客人,或者给爸爸或者外地工作的叔叔。到茶季后期的出茶,就是一家人准备的一年自己喝的茶叶了。一直到很多年之后,我临走的时候奶奶拿一盒茶叶,郑重的交给我,让我带走。好像就是在那个瞬间,就真的和故乡作别。从此就只是个过客。前几天奶奶打电话来,同我说:快要中秋了,知道你肯定没时间回来,你自己煮点喜欢的东西吃。别总凑合。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guwmh.com/sztz/177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柿子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