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柿子 >> 柿子吃法 >> 正文

胡群敏柿子炒面渭南文艺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9/11 12:14:21
在厨房突然发现一包东西,打开才发现是柿子炒面。原来是上次路过大明镇时上那里的小满会,在会上买的东西,没想到放在厨房里给忘记了。上次在大明的小满会上,我偶然发现有个老太太坐在街头一隅,面前摆放着用塑料袋子装好的柿子炒面。对我来说,柿子炒面是特别熟悉的东西,所以我一眼就认出来了。老太太说这是她亲自做的,绝对好吃。我毫不犹豫的就买了好几代,回来以后,我只留了一袋,其余全部送给朋友了。柿子炒面,是家乡的一种风味小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充满着浓浓乡情味道的柿子炒面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以前家家户户都做的柿子炒面,现在几乎很难见到了。也许,柿子炒面是我们高塘塬上特有的一种小食品,在其他地方几乎没有见到过。甚至回到县城工作几十年了,也还没有发现在县城的市场有卖柿子炒面的。我的家乡盛产柿子,但是没有人把它当成商品。一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商贸流通不发达或者说不被允许,那漫山遍野的柿子自然不是商品,它只是一种农产品,被收获到家里,放在瓦房上或者专门临时搭建的棚子上,待到变软脱涩之后直接食用,作为补充类的食物。有的甚至可以放到来年春节。但是,已经软了的柿子就不好再继续放置了,再放就会发酸变坏。所以,聪明的老乡们就把不能再放的软柿子加工成柿子炒面(或者酿成柿子醋),当成方便食品,直接可以食用,也方便存储。柿子炒面可以干拌着吃。先把柿子炒面放到碗里,只加一点点水,搅拌成疙瘩状,直接吃了。然后再加水,直到吃完。当然,最常见的是加水搅成模糊状,稀稠根据自己的喜好确定。当然,柿子炒面也可以不加水直接吃的,因为它本身就是熟食,应该是最早的方便食品。很早以前,几乎每个村子都有磨面的地方,所以做柿子炒面也不是特别麻烦的事。但是很有讲究,主要原料是大麦和软柿子。那时候粮食紧缺,不可能用小麦去做。先是把大麦炒一下,焦黄即可。然后上磨面机磨成面,把熟透了的柿子放到大麦面里搅成糊状。然后摊晾在干净的塑料布或者芦苇席子上面,待晒干之后再上到磨面机,磨成粉就成了。当然,后来人们生活条件改善了,也有人试着把小麦或者玉米当原料去做柿子炒面,不过,味道还是赶不上大麦做的柿子炒面正宗。记得小时候,母亲劳作回来,烧火炒大麦,挑拣熟透了的软柿子,父亲把炒好装在口袋里的大麦扛到村上的磨面室的情景历历在目。记得我小时候曾在外地上学,每每离家返校,母亲都会给我准备几袋子柿子炒面。那时候,我觉得柿子炒面就是家乡的味道。我把炒面分给同学们,让他们也尝尝我们家乡的味道。有的同学按照我的说法直接放在嘴里大口吃了起来,结果呛住了,一个喷嚏打的其他同学满脸都是炒面。后来,这也成了我们同学间的幸福回忆。在粮食特别紧缺的年代里,柿子炒面可以说帮助人们度过了艰苦的岁月。邻里之间揭不开锅的时候,常常是送上几碗柿子炒面,帮助度过难关。特别是每年夏收前夕,家里的粮食吃完了,柿子炒面就发挥大作用了(这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度春荒)。现在,柿子炒面作为一种地方特有的小食品,已经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回想起柿子炒面,却都是曾经甜蜜而复杂的生活记忆,让人回味无穷。甚至我在想,能不能把这个曾经的特色食品再研发一下,再推广一下,就像方便油茶一样,让更多的人品尝这特色美味,让老家的人也增加点收入?作者简介:胡群敏,渭南市华州区人,其作品散见各级报刊及网络平台。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guwmh.com/szcf/224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柿子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